胤礽的想法很简单,老四的能力不是一般得强。他既然能一手把粘杆处建起来,如今应对与粘杆处只能有部分类似的特别调查部,自然也可。
康熙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:“你难道不是想自己躲懒?”
“就算是想躲懒,我也是经过考量的,不会拿特别调查部的事乱来。汗阿玛,我敢断定,四弟不会让您失望,许还会给您惊喜。而且,我也……我这也不算是躲懒。我最多……最多是想让自己轻松点。汗阿玛,这些日子我忙得跟陀螺似的,好累的。”
康熙看向他,眼底确实有些青,仔细一想,这阵子似乎每次见胤礽,他神情都有些疲惫。康熙讶然:“朕不记得给你派了这么多任务。就一个特别调查部,你还有唐十九这么一个得力干将,至于吗?”
“不只这些。”胤礽摇头,笑着说,“汗阿玛,我又做出了个东西。”
“嗯?”
胤礽兴奋起来:“汗阿玛,我让人搬过来给你瞧!”
康熙颔首应允。他本来以为,胤礽既说搬过来,方便移动,当是小物件,哪知挪过来四个大家伙。
康熙懵了一瞬,疑道:“这是纺纱机与织布机?”
“是!”胤礽走过去,指着左边两台机器说,“这是咱们大清目前使用的纺纱机与织布机。”
又指右边两台,“这是最近研究出来的新式纺纱机与织布机。”
这么说,是看不出门道的。胤礽招手让方姑姑和夏草一起为康熙演示了一遍,于关键处做出解说。康熙眼中亮光越来越盛。
胤礽轻笑:“汗阿玛,有此等纺机与织布机,我大清纺织业将迎来一次新型革命。棉纱与布匹的数量直线上升,国内用不完,还能卖去外邦。”
国内纺织业兴盛,外邦对国内棉纱丝织品素来有几分青睐,若能借此拉到大批国外订单,国民经济又会上升一个台阶。百姓富了,朝廷也会跟着强大起来。国强则民富,民富则国强,素来是一体的,可互为因果。
赚国人的钱算什么?更何况国人就这么多,能赚得有限。有本事就要赚外国人的钱。现今开海数年,海外贸易趋向成熟。不但国人能出海,大清境内也有不少洋人来往。国内国外贸易体系已隐约有了后世的雏形。正是发展实业的大好机会。
最重要的是,近两年,大清火器突出,战力上升,可为强硬后盾。若无这一条,实业发展再好,恐也会被他人抢夺窃取。好在,如今大清国力强盛,非但武器先进,这些年也从未停止对军队的训练,这层顾虑没有了。
既然如此,胤礽自然想把外贸经济发展起来,让大清成为世界经济中心。把生意做到全球各地去。
他看向眼前的纺织机。便从此着手吧,也是个不错的开端。
当然,纺机除了纺纱纺棉纺丝之外,也能纺别的东西,另做调整用处更大。胤礽心中已有了规划,不过此事不急,且先让塔吉古丽先把眼前的东西做好,等打完准噶尔再说。
康熙十分高兴,看向胤礽:“你不愿管特别调查部的琐事,故意将胤禛安进去,就为了做这两个?”
胤礽摇头:“汗阿玛,织布机是我做的,纺机不是呢。”
“哦,陵光做的?”
“也不是。”
康熙一顿,“那是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