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将军原是何进之位,论官职还在周燃之上,怎可轻予?
但又怕将袁绍彻底激怒,迫不得已答应了他,以此暂做安慰。
袁绍得了大将军之位大喜,拉着郭图的手出门:“郭奉孝昔日之言不假,我得公则,胜他十倍!”
这可是大将军啊。
自己叔父昔日为太傅,与大将军分庭抗礼。
而自己才过去多久?就走到了这一步,让袁绍甚为满意。
郭图含笑点头。
恰在此时,许攸匆匆而来:“主公,大事不好。”
“孙坚开战,城内许褚策应,孙坚已入城了!”
“什么!?”袁绍惊怒,道:“他好大的胆,天子脚下,也敢动刀兵?当以此为借口,即刻擒拿!”
“主公不可。”许攸连忙阻拦,道:“孙坚之子孙策屯兵在外,若拿了孙坚,其势必杀入城来,那时平添争端,怕是要便宜了其他人。”
“依我之见,当安抚拉拢孙坚,使之退兵。”
“谁可为使?”袁绍又问。
“黄门侍郎荀攸素有才名,因您赐恩于士族,他也得了些好处,可召之来问。”许攸道。
“子远。”郭图皱眉,道:“荀攸之叔乃是荀或,此人怎可信得过?”
“荀家亦是世家,究其根本,和冠军侯有不可缓和之冲突。”许攸一笑,道:“两人虽是士族,却可各为其主。若主公得荀攸,如虎添翼!”
袁绍颔首,道:“我也早听其大名!”
郭图眉头深皱。
他和许攸都是颍川人,这人有多了得,他可是心知肚明。
“若他在主公身边,日后岂有我的份?”
袁绍新上任大将军,孙坚又入城来,为此,袁绍夜摆宴席,大邀百官。
荀攸亦在其中。
“大将军,这周燃不可不除啊!”王允于侧间对袁绍道。
“只是苦于无法。”袁绍摇头。
“陛下年幼,且性格偏弱,他不答应,是因为太后不允。”
“来日朝议,大将军阻拦太后,先逼她下诏;同时,我等亦在朝堂上向陛下开口,他见群臣相逼,太后又不在,必然答应!”
“等到圣旨一下,冠军侯之威胁,便不存在了。”
袁绍闻言大喜:“此计甚妙!”
宴后,他和许攸、郭图一同,将荀攸留了下来。
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,长相不凡,颇为安静。
(注:荀攸虽然是荀或的侄子,但是年纪比荀或大很多。)
“早闻公达贤名,今日得见,绍之幸也!”
“折煞荀攸!”
荀攸慌忙作揖。
而后,袁绍直入主题:“绍已掌朝廷,可远有冠军侯、董卓之患,近有孙坚之忧,公达认为绍当如何处?”
荀攸对答:“以君为君,以臣为臣,何惧之有?”
袁绍眉头猛地一皱:“公达此言何意?”
“冠军侯者,国之功臣,先帝托孤重臣,岂能害之?”
“董卓虎狼之徒,朝廷已下旨令其退而不退,野心昭然若揭。”
“明公今在朝廷,当奉圣上之命,外迎冠军侯,内挡董卓。”
“如此一来,明公便是国之功臣,这大将军之位亦坐的稳稳当当,天下谁人敢有半句多言?”
“与冠军侯为敌,非有智之道,亦非大义之道,实是自取灾祸啊!”
荀攸长叹道。
他的意思简单概括,就是要袁绍干人事!
别没事跟冠军侯过不去,对付董卓才是正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