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啊,为什么你能办到,我们却一点都不行!”
“你不仅仅是参悟,操控灵剑的熟练程度,像是领先我们几十年!”
很多人发出疑问。
“五行剑峰上,术法种类繁多,神通各异,的确令人心动,但修行一途,术法为皮,境界为骨,若无夯实根基,如何能建立万丈高楼!”
谢三峰缓声道:“我观在场诸位参悟修行时,散发的灵力波动微乎其微,根本达不到最低阶术法的运转要求,就在枯坐百年也是无用!”
“并且境界不够,你们观察术法的思维层次也会很低,就像是蒙蔽了双眼,一些浅显的原理,摆在脚下,即便踩着走过千百遍,被绊倒千百遍,也完全看不见摸不到!”
“你是说,灵力境界不够,连参悟其中原理都不行?”
颜良书皱眉。
他并非不知道身体力行,才是最好的修炼方式。
但明白原理,和能否做到,绝大多数情况下,并无直接关系。
我可能做不到一件事,但我未必就不能参悟出其中规律和技巧。
“嗯,你可以理解为境界可以提升大脑的思维层次,增加术法感应和亲和度!”
谢三峰沉吟片刻,道:“我体内灵力曾有过三次突破感觉,每一次突破后,我都能感到自己对万物本源和规律的认知,更加透彻清晰,参悟术法的速度也都会倍增,那是一种难以明述的感觉,与智力完全无关!”
“所以,只要境界到了,就可以十倍百倍的参悟和掌握?”
颜良书沉默不语。
这种说法,倒是和一些古老典籍以及仙侠小说中的概念,十分吻合。
境界提升,带来的是对大道法则的理解与参悟。
对大道和法则的理解越深入,术法修炼越快。
甚至到了最后,可以挥手自创万千术法。
只是。
如果谢三峰是对的,那么为什么方修到现在为止,也没能参悟和掌握任何一门术法呢?
毕竟,方修的境界可要比谢三峰强多了。
颜良书扭头,望向盘坐在很远处的方修。
后者仰头凝视云幕,一动不动,目光涣散,甚至有些呆滞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