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格格党>历史军事>宦海(科举)> 第208章 番外三:临川顾氏(全文完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8章 番外三:临川顾氏(全文完)(1 / 9)

在铭元新政之后, 丞相顾云浩为了肃清吏治, 推崇法理。

特别建言铭元帝, 制定了华朝新的官员考核及升迁标准。

随后又主持刑部重新修订了华朝的法典。

铭元十五年, 在顾云浩的把关之下, 吏部跟刑部前后颁布了新的吏治准则,以及《铭元法典》。

新的吏治准则规定, 凡华朝官员,位居正四品以下的, 皆为三年一考评,而考评的标尺, 也并非再是由吏部把控,却是一共分为了三个方面。

若是为地方官员,那么分别由辖内百姓、下属、以及上峰三方评定。

京中官员,则是由下属、上峰及吏部三方评定。

凡评定为优秀者,便可官升半级。

当然, 正四品及以上的官职有限, 考评法子自然不可同一而论,故此, 以五年为一期来考评。

自新的考评法子一出来,百姓们纷纷拍手称赞。

而官员也还是很乐意接受。

虽然这样的考评,对官员的素质要求更高, 但却是已经将升迁制度固定了下来。

只要在任内尽心履职, 便是有机会升官的。

这算是给了那些出身寒微, 却又没有什么背景靠山的官员一个升迁的希望。

毕竟这样的话, 官员升迁再也不全是上峰和吏部说了算,没有人脉和关系,也能走出一条出路来。

此后,华朝的社会风气又随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越省的淮安府,自铭元一朝一来,却是最为出名的州府了。

而淮安府临川县,也是随着顾云浩的名声,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地方。

这一年,因着上一任的临川知县考评为优,被提拔了,正是新知县接掌临川的时候。

这位新任的知县姓王。

听闻吏部派遣了他来临川县,王知县兴奋不已。

临川县是什么地方,那可是丞相大人的家乡。

他在这里为父母官,肯定是要比寻常其他官员更有机会跟丞相大人搭上话。

而且,即便是看着‘临川县’三个字,吏部那边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胡乱对他进行考评。

再加上,虽然丞相大人如今在京中,但顾氏族人却还是在临川县啊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格格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