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玉球躺在海绵中没有动作,可又仿佛下一秒就会破碎。
众人也终于理解为什么庆余楼的人不肯让薛仁自己看。
要是他们有这东西,也绝对不放心外人动手。
不……
甚至看一眼都不行!
这么细的地方,万一打开的时候正好有风,吹断了怎么办?
叶陵也没有想到宝友们想的是这个事情,摇摇头。
等着薛仁的答案。
他已经看出来三个东西的材质和来历,的确都不是简单货。
四楼三店选出这几件东西也是下了本钱。
就看薛仁能不能安然度过。
“好了,东西都看过一遍了,开始吧。”
四楼三店的人礼数做足但也不多客气,毕竟薛仁做的事情是挖他们的根基。
能够保持礼数已经是他们有修养了。
宝友们认真看着,搭不上话。
以他们的实力,完全看不出这些东西是什么。
“第一件。”
薛仁吐一口气,眼神凝重。
“乾隆年间,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匠役中有西洋人,为乾隆打造过一只单筒望远镜。”
“筒外壁镌刻有花卉纹和鸟羽纹,筒身嵌椭圆形珐琅彩饰。”
“因为乾隆喜欢,所以制造了朱漆、铜镀金、铜镶金、景泰蓝、瓷器等多种材质与造型的。”
“这个就是其中的双筒望远镜,两侧可以放置水晶打磨的镜片,凹槽处为铜制的固定管位置。”
“只不过现在是个残器,所以看不出来。”
“原件在清代内务府活记档中有。”
“匣裱作、油木作、金玉作等处都可以查询,在如意馆记录中也有备案。”
“这都是什么地方?”
宝友们满是疑惑。
他们平时只知道内务府,并不知道这些名字。
“内务府是一个大机构,这些可以看成是里面的部门,专门做某方面的业务的工匠,看名字就可以看出来。”
“比如眼镜和望远镜其实是属于铜镀作的事情,可这里面涉及到的又不单单是这里面的工艺。”
“制作的时候都是内务府造办处总管郎中盯着协调,确保工期和质量。”
“不过嘛,这位薛宝友也够狠的!”
有天京大顽固解释,宝友们还是不理解这有什么狠的?
“造办处活计档,目前发行的公开版本是两百册,每册八百页,记录的都是皇家宫殿陵寝、王府园囿、各类典礼活计。还有贡品赏赐、洋人供职、匠役管理、查抄家产等记录……”
“全记下来,只能说一句,猛士!”
宝友们这下也是敬佩不已。
他们羡慕运气好的,可是敬佩实力强的。
不管怎么说,能够记下这么多东西也很厉害。
四楼三店的人没有说话,目光投向叶陵等人等一个裁决。
“正确。”
叶陵直接开口。
另外两人点点头附议。
他们之前没有看出来这个东西是什么,可薛仁说完就联系起来。
东西不难认,就是他们也没想到,看着这么完整的还能是个残器,所以一时间有些没认出来。
“彩!”